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96(1 / 2)

加入书签

比如白菜、萝卜这类生长速度很快的蔬菜,两个月后勤快麻利的人家基本上饿不死了。

而且大部分家庭都有男丁去修路建窑做工,每个月还有五百文钱拿回家,也能补贴家用。

这批人送走之后,接下来三天都没流民过来了。

陈云州看着长到九万点就不动的拥护值,叫来大刘:“怎么回事?为何最近没人来了?”

大刘也纳闷:“小的派人去河水县问问是什么情况。”

陈云州叫住他:“这样,你带几个咱们接纳的流民一块儿过去,这样更有说服力。”

口说无凭嘛。

于是大刘带了两个衙役,三个流民,一块儿去河水县,沿途一路宣扬,他们庐阳县正在接收流民,免费供应两个月的伙食。

一路宣扬,不少落单,只能在山上扒树皮的流民听说了这个消息都往南平镇的方向去。

这事很快就传入了文玉龙的耳朵里。

他诧异地说:“他们还真将那五千多人给消化了!这……你说这庐阳县哪来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啊?”

余军也意外:“不知道。大人,既然他们还要人,那下官再派人给他们送一批去吧。”

于是,余军又安排衙役引了一万多人去南平镇,并让衙役捎带问一句够了没。

结果衙役带回来一句话:“余大人,庐阳县的人说了,有多少,他们要多少,来者不拒。”

余军直接被这句话给整懵了,有多少要多少?这庐阳县就是个无底洞啊。

他将这事汇报给了文玉龙。

文玉龙也被整不会了:“他们庐阳要这么多人干什么?莫非这位陈大人打算大干一场?”

余军也这么认为:“应该是吧。听说他是贬谪到庐阳的,状元郎心高气傲,肯定想做出一番好成绩,风风光光回京。”

“可那也得有能力接才行。这可是好几万张嘴。”文玉龙轻轻摇头,“这流民招抚好了,确实能增加人口田赋,是个亮眼的成绩,可几万人每天一碗粥都是笔不小的开支。”

余军乐呵呵地说:“大人何必想那么多。下官准备将余下的流民相继引到南平镇,这样咱们县很快就会安宁下来。”

文玉龙想了想说:“这次我亲自去看看这庐阳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!”

没道理去年大家都还是差不多相同境遇的难兄难弟,今年隔壁哥们你就突然发达了啊。

于是七天后,随着大批流民的到来,还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。

“大人,河水县县令文大人来访。”柯九进屋跟陈云州通报。

陈云州挑眉:“请他进来。”

说着起身见客。

文玉龙进屋就看到了摇着纸扇的陈云州,愣了一下。

他知道陈云州年轻,但没想到这么年轻。

而且陈云州长得白净斯文,气质沉稳,从他脸上看不出半点年少轻狂。

只一瞬,文玉龙就知道余军判断错了。

说起来文玉龙也是年少成名,如今不过二十有四,不少人见了他都要夸一句英雄出少年,可如今跟陈云州一比,他方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
双方见礼落座,文玉龙先向陈云州表示了感谢:“多亏陈大人相助,否则,我们河水县就要头痛了。”

“哪里,哪里,庐阳与河水相邻,两县百姓多有来往,姻亲不断,都是自己人,我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。”陈云州谦虚地说。

文玉龙拱手道:“陈大人实在是客气。不过我有一事不明,还请大人明示,庐阳何来的这么多粮食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.vip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