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94 章 晋江首发(2 / 2)

加入书签

【朱棣: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往往最有用。】

【武则天:自然,武帝可以试着效仿。】

天幕上那么多的皇帝,武则天偏偏指明汉武帝刘彻,话虽然简短,但杀伤力极强。

怕是只有他需要这样的方式。

刘彻黑脸被动承受。

天幕:

【除了这个传说之外,再让我们看看明孝陵的具体位置。明孝陵位于江苏南京的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,同时,明孝陵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。

因此,对盗墓者来说,明孝陵的入口非常难找。即便是这样,人们还是对明孝陵的好奇心愈来愈重。后来,专家们就发现明孝陵的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明孝陵采用了横葬的方式而并非自古以来的竖葬的方式。

什么叫横葬,就是说朱八八他非常老油条,他借助山体大,在整座山上找了个入口,横着挖过去,把山体的中间挖空建造了属于他的地下皇宫。

那么如今这么多年

过去了,如果要在大山的表面上找一个小小的入口,那可真的会很困难。

因此,这也是也是明孝陵这么多年没有被盗挖的原因。

不过,即便是找到了入口,可能也没有办法活着走出明孝陵。

没错,明孝陵中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宝物,那就是——鹅卵石。】

随着天幕上呈现出来的清晰的画面,皇帝们陷入沉思。

【李治:凭这小小的鹅卵石吗?】

【刘彻:这或许不是一些普通的鹅卵石。】

【嬴政:流沙和这些石头相比,哪一种作用会更大?】

【李世民:难说,不过,朕倒是觉得流沙更加玄乎。】

【刘彻:有什么可玄乎的,当然,这个什么鹅卵石朕也不看好。】

天幕:

【没有错,就是小小的鹅卵石。明孝陵中鹅卵石的作用其实跟流沙类似。为什么说它和流沙阵类似呢?因为明孝陵是横着建造在整座山中,墓室上面被填充了许许多多的鹅卵石。假如一不小心真的挖穿了墓室,那这四面八方的鹅卵石就会滚滚而来,就算砸不死也会被困死在墓中。这就是明孝陵鹅卵石中的可怕之处。

我们知道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,至于为什么是在南京而不是西安,是因为明朝的都城就在南京。那为何要把都城选在南京?

有人说既然朱元璋当了皇帝,自然什么都是他说了算。

定都在何处,其实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决定的。

首先南京城地理位置较为优越,加上江南地区物质优渥,海上贸易繁华,定都南京具有很好的经济影响。

除了经济贸易方面之外,还有一个就是战略方面,朱元璋那会儿,北方的蒙古实力强劲,因此定都南京能够在地理位置上抵御蒙古势力的侵犯。

当然,南京自古也是许多朝代的都城,是自古以来的一块风水宝地。朱元璋或许也是相信玄学,南京会给大明带来足够的运气。

那为什么朱元璋不选择长安、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来作为都城?难道是看不起这座秦始皇选出来的千年古都吗?(狗头jpg.)】

【嬴政:……很好。】

这个时候,本该趁机数落嬴政一把的刘彻却非常淡定地选择了沉默。

因为毕竟西安也是他们的都城。

【李治:或许长安从一开始是非常适合做都城的,但是到了后来,他们发现,长安已经不再适合了。】

【朱棣:不愧是高宗。】

【李世民:始皇帝选出来的长安,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秦而准备的,他一定没想过,后世都会纷纷效仿吧。】

【朱棣:确实没想过,他以为二世三世是乃至万世,都是由秦而存在。】

【朱元璋:朕也是考虑过长安的。】

【武则天:那为何后来不再考虑了?】

【朱棣:或许和女皇选择神都洛阳是一个道理。作为皇帝,自然是希望把最有利的一方面当做

自己的所有物了。】

天幕:

【朱八八或许一开始没有考虑过要把都城定在长安,但也是考虑要换过都城的。南京城有丰厚的物质基础,再加上还有人力的支持,一开始选择南京定都,确实是最好的选择。

但,朱八八不是一个吃素的皇帝,他有野心,他从一介布衣到登上皇位,就足以证明他的野心强大。所以随着他建立明朝开始,曾经被外敌夺去的地盘随着他不断地北伐便逐渐被收复。因此,南京城看起来已经不再是适合定都的都城了。

这个时候,朱八八就在考虑:诶?要不咱换个地儿?

长安城翻修城墙的时候,朱八八就把太子派到了那个地方前去视察。原本长安只是明朝藩王的一个封地,但重新翻修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国都的级别在翻修。似乎,朱八八是真的想要迁移国都了。

不过,这个想法朱八八很快就否决了。他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视察的时候,就发现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了。

让朱八八动了迁都的念头其实就是为了观察北方的势力,而南京又在南方,一旦北方发生什么变动,就没有办法立即作出反应。

如果迁都长安,那么就会面临着一个致命的缺陷,一旦发生战乱,很可能会面临着断粮的危机。更何况,明朝初期的时候,民力衰竭,如果此时此刻再发生大幅度的变动,只会加重国家和人民的负担,因此朱元璋便主动打消了这个念头。】

【其实不只是朱八八一个皇帝将都城建在了除长安以外的其他地方,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了。他们都认为长安已经不再拥有丰厚的物资了,物资较为丰厚的时期是在秦汉时期,但秦汉时期也早就已经过去了。

朱八八没能成功地迁移都城。

不过没关系,明成祖朱棣能顺利迁都,完成“天子守国门”的宏愿。】!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.vip

书页/目录